查看原文
其他

缺乏智性的所谓“灵性”其实是一种迷信

郑轶vanessa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2022-11-13
大家许久不见了:)忙于享受生活的我终于想到要来更新公号了。消失的日子里,我终于写完了一本充满干货的书,目前正在装帧设计的阶段,很快就能和大家见面啦。

年初我也结束了七年在上海的入世旅程,搬回了杭州郊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终于开始了隐居山野的理想生活。
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真仿佛我的肺腑之言。


这一篇还是我一贯长篇大论的风格,希望能够让大家一次看过瘾。我主要是想通过这个主题,把一些概念逻辑串联起来聊一聊,尽量能够阐述清楚一些容易被误解的东西,带给大家一些启发与灵感。也欢迎看完之后多多评论,互相交流。

一个是我一直就很想聊的关于“智性“与”灵性“的话题,尤其是看到现在所谓“修行圈”的各种乌烟瘴气信息混乱,反智主义盛行,傻子多到骗子都不够用了,就忍不住说几句话。还有一个是关于如何破除“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的话题,我具体展开说到了一些容易踩坑的细节,请原谅我苦口婆心的絮叨:)

(本期图片都来自网络)

那,就让我们开始吧——是的,缺乏智性的所谓“灵性”其实是一种迷信

这里出现了三个关键词:智性;灵性;迷信。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它们分别说的都是什么意思。

1)为什么我们需要智性

先来说智性(Intellectualism)。
我们通常形容一个人聪明会说这个人“智商高“——“智商”是一个现代被发明出来可以被量化的参数,然而它再高也并不代表一个人具备了智性,只能说这个人拥有智力上的潜能。
一个人脑力发达,对应自身的心智成熟度的差异,呈现出来的智能是不同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机灵、脑袋反应速度快,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聪明(smart),它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和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准无关,好比是一台车的原始性能优越。所以英语里把混江湖的那种“动物性视角”里的精明称之为“street smart"——准确地用了“smart"这个词语。

聪明的反义词是“笨“,然而”智性“的反义词却是“愚昧”——聪明的人也可能是愚昧的。受制于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和目光的短浅狭隘,他们会做出很多只图眼前利益的糊涂事来,所以俗语里会说一个人“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而愚昧的人是最容易得出“读书无用论”的那个群体——因为依赖于脑袋灵光已经能够解决生存问题,那么,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呢?——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了。

我们发现,很多聪明的孩子不一定读书好,因为很多人的聪明并未能够成功地转化为智性心智停留在具象思维,只是精于计算甚至是算计罢了——这和我们说的智性维度上的“思考”是不同的。智性的需求,其实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性的维度。


“智性(intellecturalism)”则更像是一种从“人性“的视角中发展出来掌握智能的能力。它和“聪明”那种原始本能不同,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能力它是经过严谨系统而循序渐进的学术训练所培养出来的清晰的逻辑思考和驾驭知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进一步能够站在更全面的视角去处理综合性复杂问题

智性的训练让人可以突破具象思维的局限,从而发展出抽象思维能力,可以理解各种复杂概念,并且建立属于个体的认知系统,进而逐渐形成了一种被称之为“思想”的东西。
我们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是因为这种智性不断拓展的结果。而高等教育的本质,原本应是选拔拥有智性的人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因而,我们通常把拥有高智性的群体叫做识分子(Intellectual)。



概括起来有那么几个重点:智性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一种有意识引导出来的思维算法它也不等同于知识的储备,而是一种独立思考能力——并不是知道的越多就越有智性(那也许只是个维基百科或者AI)——而是如何去消化理解以及运用处理这些信息;学术训练是培养智性的方法论,然而学历高低并不是拥有智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并非拥有高学历都可以被称之为知识分子,这一点在当今“重术而轻道”的高等教育系统里显得尤为明显和刺眼。

然而,我们并不是想要成为知识分子才需要智性的训练,就像习武并不是为了打架而是强身健体那样——它是为了完善自身心智的发育,从而拥有健全的人格,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它帮助我们明辨是非,不会被轻易地“割韭菜”被PUA,帮助我们摆脱愚昧无明浑浑噩噩活出自己绽放的生命。它本质是一场真正的自我修行

落地到踏踏实实的生活层面,智性的培养最起码帮助我们成为一个能够讲道理的人——别看这个不起眼的点,大量生活里冲突的爆发其实都来自于情绪的对峙,人们无法通过有效的沟通去解决矛盾,最怕对方毫无逻辑夹缠不清。而所谓的“沟通”其实就是双方都能够讲道理,用理性的交流去代替情绪的发泄,不然“秀才遇到兵”那样的困局,让人有理也说不明白。


然而“智性”也有其自身的瓶颈,它过度依赖于思维逻辑,从而忽略了感官逻辑的平衡。它到了极限的地方,人们往往会泥足深陷于“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无法自拔

知识分子就很容易卷入智性所标榜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的惯性中,因为头脑过度的分析评判,一不小心就容易与“心”走失。“痛苦的知识分子”仿佛成为了刻板印象里的一种经典角色设定。他们的纠结拧巴有如困兽,因为此时再多的知识、概念反而成为了一种禁锢——就像打湿了的牛皮筋一样,越想挣脱越束缚得紧了,这就是佛法里说的知识障。

那些极少数破了这个思维极限的顶尖科学家们——诸如爱因坦——发出了“科学的尽头是神性”这样让凡夫俗子们无法参透的感叹。
这是因为语义的分歧造成的隔阂,他们其实真正想表达的是:在智性无法抵达的地方,还有一种更高维度的智能形式。它超越了人类头脑的边界,是一种无法用依赖于逻辑思维的语言所描述的存在。


挣脱了“二元对立”的诅咒,眼前豁然开朗,人类的智能由此进入了“神性视角”,而“智性“也相应地转化成为了传说中的”智慧(wisdom)“。它是仅凭头脑所无法抵挡的辽阔,是“心”与“脑”同时参与的一种平衡;是思维逻辑和感官逻辑参差交融的和谐(忍不住插嘴:论“美育”的重要性),是抽象与具象思维互相渗透形成的意象思维;是感情与理智艺术与科学在山巅相遇时候那种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美。

尽管我们现在运用“哲学”这个近现代从日语里翻译过来的外来词去描述东方智慧,然而它与“西方哲学”终究不属于一个维度的智能。我们看到,基于逻辑证明的西方哲学最终走向了绕不出去死胡同,哲学家们一个个苦大仇深无法自拔;而东方的智者们却逍遥自在,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安详


这几种不同的智能并没有必然的递进关系,它取决于个人的境界视角。
我们常说“大智若愚”,郭靖就是一个典型毫不smart却拥有大智慧的人;而有小聪明的人不一定有大智慧,相反往往自诩伶俐总是以为可以找到捷径,反而偏离正道绕了很多弯路甚至走火入魔——杨康这个角色仿佛就是郭靖的实验对照组。

而那些拥有智性逻辑能力的人,也可能是个对世俗一窍不通迂腐酸臭的书呆子,即不聪明也没有智慧。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迷失,在各种理论里绕得找不到北——让我们晕头转向的,除了花花世界还有各种概念理论——这大概就是俗语里说的“读书读傻了”的样子。

读书是为了明事理,换言之就是智性的培养,从而摆脱愚昧与无知。传统里对于“读书人”的尊重来自于对于知识对于智性的尊重。智性是一种探索自我与世界的工具是我们心智进化的某种必经之路。当接近山顶穷途末路之时,我们需要放下它带给我们的执念与惯性。然而,却不是在山脚下。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2)“灵性”的迷思

接下来说“灵性(spirituality)“。
首先我想要说的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灵性”,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新世纪运动“里提出的”身(body) 心(mind) 灵(spirit)“的框架,它作为英语“spirituality“的中文翻译,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误解,因为那其实是一个西方语境下的概念。

我们原本的文化里说的“灵性”,是一个特别质朴的词语,就像我们有时候会说小猫小狗很有灵性。它说的是生灵本性——某一种底层代码里所共同的东西。它来自于曾经遍布于全球的先民所信仰“万物皆有灵”的泛神论传统,用我们现代的语言去翻译就是“万物皆有意识”:我们与自然彼此依存,没有什么是孤立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关联的一个共同命运体,构建起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系统。


全人类共同的祖先曾经都是依照这种很“阿凡达”的观念去生活的,在今天西方的人类学里将它定义为“shamanism"——它被认为和“科学”所主导的现代文明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
西方人带着殖民主义式的傲慢与偏见,认为这常常是老少边穷落后偏远地区停滞在部落文明才会出现的人类学标本,比如西非的大草原,南美亚马逊雨林,阿勒泰或者西伯利亚的雪松林...多少带着神秘和魔幻色彩。

然而事实上造成这种撕裂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早在黑暗血腥的中世纪,信奉“人类中心主义”的天主教从中东的沙漠里走来,通过各种异常惨烈的猎杀围剿,已经将欧洲有着同样传统的“Paganism"赋以“异教徒”之名全部抹去了,接下来又在数个世纪的“猎巫运动“中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巫”是一种对异端的污名化),终于在意识形态上密不透风地控制住了全局——所有的人终于生活在了同一个故事的叙事里。他们逐渐遗忘了传统,也阉割掉了灵性。


于是,宗教--灵性是一组思想控制权力中“你死我亡“的二元对立;然而是宗教--科学后来居上形成了第二组二元对立,因为后者的发展挑战威胁到了前者世界观的根基,所以教廷容不下追求真理的人,类似于布鲁诺这样的科学家必须要烧死——和“女巫”同等待遇。
有趣的是,现代的化学、医学、物理学等其实起源于“炼金术士”这个“灵性”的组织,比如牛顿就是一个著名的炼金术士。
然而当“科学”的唯物主义逐渐在与“神创论”的厮杀中成为了绝对主流,就像屠龙少年最后变成恶龙那样,它也变成了一种新的宗教,于是科学--灵性再次成为了新的一组二元对立。
仿佛一场三国演义,又或者是一场轰轰烈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胶着的三角关系。


所以,大航海时代开始,欧洲人从大陆孤岛中重新发现了世界其他角落里依然延续灵性传统,他们此时就像失忆的孤儿那样,感觉到陌生而疏离,再一次运用他们所擅长的“二元对立”思维,把那些超越他们头脑理解范围之外的东西放到了“智性“的对立面。

当20世纪60年代“counterculture反文化运动“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一群嬉皮士们来到了尼泊尔印度。以披头士乐队为代表的这群年轻人疯狂着迷于古老的东方智慧,经过他们的传播,瑜伽、冥想、呼吸、脉轮、禅修、tantra...这些得以在西方社会迅速流行,再加上后来全面兴起的“New Age 新世纪“运动,Carlos Castaneda的“唐望系列”所带来的一股深入原住民部落探寻“萨满”文化的风潮等等,再加上占星术、亚拉伯翰宗教继承来自卡巴拉系统里神秘学范畴的东西...这些就构成了西方语境下所认为的“spirituality灵性"。


但是这始终会产生一种误解,这是由“外”朝“内”看的视角中的理解与“身处其中”的视角中认知所产生的差异。
就好比是一个人类学博士试图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西方思维(外部逻辑)去解读一个原住民部落的传统(内在逻辑),里面其实是充满了各种不自知的想当然和自以为是的偏见,以及,自认为“先进文明”所产生无意识居高临下的傲慢。
比如说我们传统中医在西方学术结构里被认为是一种萨满巫术,是科学系统之外的。然而真正对中医有所研究,你就会发现它有着自己非常严谨精微的逻辑系统,它非常强调辨证,是以智性为基础的

当这种西方框架里的“spirituality灵性"再次回流到东方,就像一件几经转手的货品,此时已经面目全非了——其实内容也许没有变,然而理解它们的视角语境已经谬之千里了。仿佛你手握着一样钥匙,可是锁孔却已经换了新的,你只能在门前徘徊,却始终无法用那把钥匙开启那扇门。

3)真正的灵性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那么,让我们先切回“东方“思维的原始视角,我们在说真正的灵性的时候,我们其实在说什么呢
其实我们说的是对于那个“形而上”精神世界的探索
老子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他将我们有形的身体比喻成一个容器,而无形的精神世界才是那个“道”。形而下的物质世界是一个载体,而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才是真正的主体。 


这里牵扯到“我是谁”这个西哲里的终极问题:到底“我”的身份认同是这具有形的肉身还是那看不见的、无法为实证科学所解释的“灵魂”。我们文明的语境里,似乎从一开始就心照不宣地默认了后者,并且用一个成语“行尸走肉”去形容那些只有肉身却没有精神体存在的人。

我们还可以从诸多日常用语中去按图索骥:比如说“神态”与“气质”都是形容一个人形而上部分的特质,与此相应形而下部分的用词“形态”等等。相比于后者,神态气质这种东西就显得非常抽象而虚无缥缈,摸不着也看不见。事实上,我们的文化里有大量只能意会的概念,仿佛是那些开启了精神世界大门里面的人才能get到的“黑话”。

不过好在我们并没有纠缠在非此即彼的对立的关系里去争论不休,而是将两者兼容并立不成为矛盾的存在
“形而上者谓之道”这句话奠定了我们的文明立足在“道可道,非常道”这个精神世界的主体视角上——也就是说我们的目光是从这里出发,自上而下地去看待物质世界的存在,以及理解我们的生命状态的。

继续用老子“容器与水”的比喻来形容:如果我们认为“我”是那个杯子,那么我关心的问题就是杯子本身,比如材质、器型、花纹(形而下的各种研究),以及少数杯子进一步开始产生疑惑:作为一个杯子,我是用来做什么的?(诘问人生的意义);然而,如果我们认为“我”是那杯水,那么就能毫不费力地接纳理解“我”首先需要一个盛放自己的杯子(肉身),而主要注意力是在探索水的本身


所以在这个框架体系之中,中国古代的学问是按照面对课题的复杂程度逐级递进的首先是研究“物质“的部分,类似于现在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称之为”格物致知“;然后是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即基于实践的应用科学部分,比如《天工开物》这类的著作。这两个部分聚焦在“形而下”的物质世界

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这到了研究“人”的层面,也就是今天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这个部分其实是从“形而下”过渡到“形而上”的“中阴”阶段,就好像是一本书的中册,将上册与下册系统性地连成一个整体。这里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支点: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站在这个基础上,一步步从物质世界引导人们渐入佳境地去体会自由摇曳于精神世界的乐趣。
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其实说的是求索真理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还没有把做人的事儿搞明白,就先别去探索“灵性”的世界啦。只有扎扎实实地蹒跚学步,踏上了人间正道,才能在将来的旅途中平安到达你所向往的远方。

说句题外话,从这里可以发现,当今的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存在一个结构性的失衡:首先是文理以及艺术过早分科,然后重理工科而轻视人文社科,重“术”而轻“道”。人们对前两个层次的专业趋之若鹜,注意力都在物质世界。这就仿佛“读书有什么用”的一个升级版本的问题:学习人文学科或者说研究精神世界有什么用


下来的两个层次的学问都是在形而上精神维度里的深入:分别是人与天地以及人与生死的关系,以及,那个今天在量子力学、理论脑神经科学等等前沿科学里被称为是“不可触碰的The C “——The Consciousness人类意识之谜
我们的祖先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真理,目光早已从三维现象世界看向了远方,在星辰大海的征途里寻找宇宙的本质。

在中国古代这就是道家和佛法所涉猎的领域,也是今天我们说“灵性”的范畴。道家有个很接近的词语叫做“玄学”。作为一个象形字,“玄”是两股阴阳能量交织缠绕在一起的画面,就类似《女娲伏羲图》里面蛇身的部分,它其实画的就是人类的代码DNA双螺旋结构。所以“玄学”的真正意思是“关于生命的学问“

我们现在对于玄学本意的误解来自于之前提到的“门外汉”的视角——文盲率占了人口比例绝大多数的古代,教育本身就是相对稀缺的资源,能够真正领悟到最后这两个层次学问的人凤毛麟角。于是自然而然地,对于大众来说,曲高和寡的“玄学”意味着一种令人听得云里雾里的“无稽之谈”。就仿佛一个文化素养欠奉的人听到文青在聊萨特维特根斯坦,满口说着他听不懂的话,觉得他们简直又矫情又莫名其妙。


到了这里,我们已经不难去理解:今天我们在谈论“灵性”的时候,真正在说的是那个“道”,或者说那个“法”(dharma),那个“道可道,非常道”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比我们生命更宏大的存在。它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带着敬畏之心“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那个东西,它没有捷径,没有侥幸,只能一步一步踏实地走在通向自性觉醒的朝圣路上。

我个人感觉到可悲的地方在于,它曾经明明是华夏所有读书人的显学,大家都默默升级打怪所追求的境界维度,为什么集体失忆了一样呢?
也许一来是明清以来科举制度太过功利,误导了做学问的方向;二来是我们现代的智性培养从学科结构到教育方式都太过于“和国际接轨”,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个mentality已经被我们自己放弃了。
我们都说要“学贯中西“,然而失去了自我,就只剩下了“中式的西学”和“西式的西学”了。就像当今中医大学按照西医方法培养出来的中医,又尴尬又别扭地变成了一门独特的“西式中医“。

回过来看这五个层次的学问,其实是一种生命教育,是一张循序渐进通关的地图。前三个层次的学问事实上都建立在智性训练的基础上,而后两个层次的学问是进一步研究高等知识,探索生命的智慧以及万物的究竟。它们不是反智的,而是超越智性的。很多时候听到它们让我们“放下头脑“——前提是,你得先有头脑才能放下——你如何去放下一个你并未握在手里的东西?
又或者那么问:我们总是要抵达某个位置才能更进一步去谈“超越”,你又如何去超越一个你从未曾抵达的地方?


4)迷信是一种心智模式


我们出生之后一纸空白,身体的发育就仿佛“埏埴以为器“的过程,而心智的成熟,相当于徐徐在这个做好的杯子里不断地注水,逐渐形成一个丰满的精神体。我们也从物质维度的生存需求转向了更高精神维度的追求。

这个过程其实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旦杯子成型“当其无,有器之用“,中间就是空的,如果没有精神之水的滋养,只剩下一片虚无与干涸。这种物质世界所无法填补的空洞和匮乏感足以让人们变得荒诞疯狂:有些人执着于在钱权名利的虚妄中寻找;有些人饮酒止渴地在情欲里沉沦;有些人饥不择食选择倒入有毒性的一碗碗毒鸡汤,在各种歪门邪道中寻求精神的安慰。

借着这个话题,顺便说一下冥想的功能:它让我们通过调整呼吸全然地进入我们的内在,让我们去感受自己身体这个杯子里的“水”。“每个人都有灵魂”或者更严谨的措辞“每个人都拥有精神力“——这句话理论上是成立的,然而你是否能够连结感知到它,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说杯子是人的硬件,水是人的软件,那么“人需要有信仰”,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还需要有一个信念的操作系统——好比是说这杯水的液体属性。我们在走完英雄之旅最终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信仰之前,管理好自己“形而上”部分以对抗疯狂的方式是找到精神的寄托

然而这种寄托也意味着我们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交付出去,在没有正确的引导下,这其实相当的危险。沉溺在游戏虚拟世界是一种寄托,痴迷饭圈偶像也是一种寄托,跟随上师Guru也是一种寄托,选择错了对象就步入了歧途。不但你的精神世界得不到滋养,反而它会消耗吞噬掉你的自我。


迷信(superstition)说的是一种盲目的崇拜和信仰,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入迷“的状态,就像一个人的心神被某些东西迷摄住了那样变得难以理喻。

什么样的人会容易迷信?我们稍一观察就会发现,往往是那些心智不成熟的人,头脑简单的人,自我意识薄弱的人,内核空洞匮乏的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他们的头脑无法处理复杂信息,无法从思辨的因果上去理解事物背后的逻辑,因此他们很容易依赖感官经验,也容易被情绪所煽动,轻易就将自己交付出去——其实也就是将自己允许被操控的权力交付了出去。信错了老大,愚人节天天都过。

迷信,事实上是一种反智的行为


我们在拥有真正信仰的人眼睛里可以看到一种平和的坚定,然而在迷信的人眼睛里看到的却是一种偏执。造成这个很细微差异的是:这个人的自我是否在那里,还是被某种不属于他的意识所吞噬了。



当智性缺席的时候,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一种迷信

所以我们会发现,迷信什么具体事情已经并不是最重要的了,而问题出在“迷信”这种态度。当人们用迷信的方式去看待权威,就连科学也变成了一种宗教。“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人们迷信书本知识,十句话里面夹着一句假的你就被坑惨了。


我们用谈恋爱这件事情做一个类比,“迷信”就类似于对一个人失去自我般的迷恋,民间俗语很形象地比喻成“被灌了迷魂汤“”被勾走了魂“,做出种种毫无理智甚至极端的事情来。

其实那已经和爱(love) 这件事情毫无关系了,而是一种执念(Obsession)。身处于其中无法自拔的状态里,你甚至并不真正了解对方,而是痴迷于你在这个人身上的种种投射;你沉沦在“执迷不悟”中不断自我感动,为对方的种种问题找借口自洽逻辑,同时抗拒任何人去戳破这个幻象。


向往与追求爱情本身没有错,然而这种偏执的方式会拖拽着你走向深渊。而更危险的是——如果这一切是别有用心的人通过情感操控做到的呢?——这其实就是所谓的PUA。


情欲是发生在“形而下”的身体层面;而爱是发生在“形而上”精神维度的。被歌颂的“爱的伟大救赎力量”指的是什么呢?对于那些困在密不透风的物质世界里的人们,也许他们没有机会接受智性的引导仰头看见并且理解星空,然而爱却能超越时空的维度而来,足以震撼人心,仿佛是撕开了一道口子,让人真切地感知到另一个维度的存在。

所以《星际穿越》里说“Love is the one thing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尽管,“我们还不能真正地理解它”——它是超越了智性的存在,我们无法用头脑逻辑去解释它。


成熟的爱情,就像找到真正的信仰。这种亲密关系是健康而平衡的,它基于真正的接纳理解与精神共鸣,它并非是盲目地追逐激情狂热,相反它并没有剥夺去人的理性,成熟的爱是因为看到了对方真实的样子(尽管诗人们说“Love is blind",这里“令人盲目爱情”其实是一种迷恋)。最重要的是,这种关系不会让我们失去自我,而是让我们成为真正的自我

真正的爱情是两个成熟个体之间产生的连结,它是独一无二的的心灵产生的碰撞,而基于肉体的情欲是可以被取代的。因此这种理想的亲密关系事实上需要我们拥有成熟的心智与独立丰满的精神世界是基于丰盛而不是匮乏



所以迷恋(obesession)这种方式,就好比杯子里的水是空的,本能地渴求有什么东西能够灌满它。或因为极度渴望来者不拒,或因为心智弱不足以甄别,往往容易遇到渣男渣女,容易成为PUA的猎物。

这,其实就是“迷信”的心智模式


人一旦运行“迷恋”的算法,是在向外寻找答案的,类似于“有奶就是娘”,即便换了对象也只是换汤不换药,从一个恋人流浪到另一个恋人,不断循环重复同一个故事。直到有一天这个人醒悟过来,发现自己这个杯子里的水只能自己靠精神养分滋养一点点积蓄起来。


爱本身其实是一种精神力量,迷信这种心智模式最大的问题也来自于,它是向外去祈求精神力量的。迷信的人渴望被救赎,从未意识到自我救赎完成自我的心智转化才是唯一的出路。


迷信的心智模式其实是将自己的匮乏感投射在某个全能全知的拯救者身上,全身心地信任接纳,自己只需要跟随、躺平,甚至不需要负责,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巨婴,永远也长不大。

这种模式之下,他们放弃了自我意识,其实在邀请着被PUA。无论是什么教主Guru上师,一旦发现自己拥有了这种操控他人的权力,在不断被投射、ego不断被喂养的情况下,很难自我不会膨胀——渣男和受害者,很多时候是彼此成就的。


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这种心智模式和“宗教“这个程序的算法是如出一辙的。然而,宗教这种事物最早诞生的语境是什么?那是一个绝大多数的受众都是文盲的时代,而教育是当时阶级垄断的手段,大部分人的智性没有得到启蒙,浑浑噩噩之中就接纳了这个系统(事实上,身处那个时代语境,人们也没有其他选择)。


到了现代人们文化水平科学素养提升了,这一套讲故事的方式就很难糊弄过去了。好比集体意识升级了,操作系统也需要更新换代。小时候听大灰狼小白兔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长大一点就觉得——你好歹换个白雪公主和王子的浪漫剧情呀。于是那些“new age灵性”投其所好地从各种文化里东拼西凑起来的名词理论,带着异域风情的神秘色彩,再一次“拯救”了那些“spiritual"爱好者的心灵。


这就是前文提到由于对于西方对于“灵性”认知视角偏差所带来的误解。由于两千年来宗教的思维惯性,大部分人依然用迷信的视角去看待“灵性”,从而无意识地将它放到了“科学”“智性“的对立面,再一次陷入了二元论争执不休的迷宫里——就像西方的“灵性“永远把ego放在与“自我”二元对立的角色之中试图消灭它一样——这是一个dead end,是无解的。



当陷入在这种迷信的视角里,你看到的都是自我投射。哪怕是再博大精深的智慧,你的打开方式不对,你都永远无法去理解它真正的价值。


我们身边都有很多号称“信佛”的人,他们其中只有少数人接触过真正的佛法,研读过经典,能够领悟其中奥义——那么他们会理解佛法其实是非常智性的,并且鼓励我们通过自我转化以抵达智慧与慈悲。


而大部分的所谓“佛教徒”只是停留在烧香拜佛层面上的善男信女,并没有去深究佛法到底在说什么,甚至搞不清楚基础概念,并不明白佛法本质是无神论。他们唯一有的只是一片虔诚用面对“宗教”的迷信方式在寻求庇护和慰藉罢了。



5)“灵修”其实是一个伪概念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文章核心的论点:缺乏智性的所谓“灵性”是一种迷信。

迷信对应的其实是宗教模式;智性所对应的是科学模式——我们平时所说的科学并不是指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一种智性的逻辑;而真正的灵性其实指的是宇宙大道,或者说的是:真理

那么这句话其实说的是:科学和灵性并不是二元对立的,相反,在寻求真理的路上,我们无法离开理性思辨的探索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当缺乏智性参与的时候,灵性是怎样被曲解成为一种迷信的。

迷信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总是容易被神鬼怪力的叙事所吸引。这些叙事有点像我们给小孩子讲故事的方法:因为他们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无法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情感,所以只能尽可能去具象化以及人格化。而那些人世间不是非黑即白的灰度对于涉世未深的他们来说也显得过于超纲了,因此只能特别简单粗暴地用“好人”、“坏人”之类的泾渭分明的二元去概括。对于孩子叫做“童话”,对于心智简单的成年人就是一种“神话“了。


我们用智性的思维可以抽象出“神话”背后的原型,理解这种意象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会陷入到神神叨叨的语言系统里去,而是将这些信息翻译处理成为“人话”。

然而如果真的以具象思维去解读那些经过智性语言渲染过的象征、隐喻、符号意义,就会显得如同痴人说梦一样的荒诞。



迷信的人停留在感官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他们无法真正去理解万事万物背后真正的关联。他们往往以物质维度的视角去强行理解精神维度里的高等知识,这就仿佛农民以为皇帝是用金扁担干农活的。同样一本《易》,在孔子眼里它讲述了天地自然运行的规律,而在江湖术士眼里却是卜筮之书。


读书人所说的修行是知行合一的修身养性之,而在迷信的视角中修行则意味着“灵修”,意味着学习各种神通之术,什么开天眼啦,阅读阿卡西啦,占卜同灵啦...花样百出。


“灵修”其实是一个伪概念,它来自于西方这个Spirituality系统里的术语,类似于玄幻小说里说的“修仙”。这就是很典型的一个“由外向内“的误解——因为真正的修行,修的不是仙,不是灵,而是人


儒家说的修身养性,道家说的性命双修,佛法修行的慈悲与智慧,说的都是作为人的身心自我修养。即使是佛陀,他也只是一个觉醒的


然而这些都是发生在内在的,既无法提供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又无法让人获得名利财富,就像读书一样似乎“没有什么用”。而各种酷炫的神通毕竟也是能一技之长,毕竟他们活在神鬼怪力的“灵性世界”里需要装神弄鬼——然而神通其实是个副产品,就像各种大牌奢侈品,有钱的人想要自然就有了,然而很多人的脑回路是这样的:如果我拥有了它们,别人就会觉得我是有个有钱人——神通就和那些大logo一样,是一种social currency,能为他们吸引来不少信徒。



术其实是很好的东西,它是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应用层面。可是连蜘蛛侠都说了:力量越大,责任也越大。在没有“道”的加持下,对“术”的滥用不仅是一个伦理问题,甚至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金庸用《九阴真经》的寓言讲述的就是那么一个故事:这本书上册说的是道是理论部分,下册说的是术是应用部分,梅超风手里只有下册,缺乏智性部分的基础,于是她就走火入魔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强调学问的循序渐进,尤其是在形而下与形而上之间那个“中阴”的做人的学问。这个阶段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其实学的是一门“ego management" 协调管理我们与自我关系的学问,相当于是拿到了一张自我意识的“驾照”,你被允许上“道”了。如果这个环节掉了链子,那么接下来的安全系数就得不到保证。因为一个人后面生长出来的智性ego (intellectual ego)灵性ego (spiritual ego)会比普通ego更为凶猛百倍,稍一不慎就会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高等知识基本上都是师父带弟子的亲授亲传,就跟现代博士生的导师制度一样。有很多法门是“密宗”,类似佛门有唐密,金刚乘有藏密——密法密在哪里?它不能无差别地向普罗大众开放:一方面是对弟子道德品行的考核,确保这些知识技能不会被滥用,而另一方面是资质的考察,确保他的智性水平和境界视角已经足够理解那些艰深的奥义,不会扭曲误解步入歧途铸成大错。



所以无差别地向大众开班授课所谓“灵性”课程是一件极其不负责任的事情(要不然就是割韭菜的大忽悠),当我们对高等知识失去了敬畏之心,就一定会被自己的无知所反噬。

还有很多New Age的“灵修者”自我感动,觉得有使命去“唤醒”更多的人,然而每个人的心智成长都有自己的节奏,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鲁莽地吵醒他人,也许换来的只是起床气而已。


所以“灵修”的危险在于它跳过了中间那么多必要的步骤,非常不讲道理。然而最重要的是,它让人们远离了真实的生活,回避去解决各种现实问题,逃避到一个虚无缥缈的所谓“灵性”迪士尼乐园里做着童话一样五光十色的公主梦。


然而真正的修行其实是在人间烟火中,这就是我们所身处的这个元宇宙存在的意义——提供给我们一种入世的沉浸式体验学习。就像《心灵奇旅》结尾的那个寓言:小鱼身处大海而不自知,却一直寻找着什么“别的”大海。


6)“Don't judge" (不要评判)


这里有个容易造成困扰的点,很有必要在最后展开来详细说:关于智性的应用语境

在西方的spirituality二元对立的语境里,“头脑”和ego一样已经被妖魔化成为了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如果想要“开悟”我们必须要去打倒它才能将我们的“心”解救出来,——这也许就是所谓”灵修“之中“反智主义“的源头。


这就仿佛你渡河需要船,然而上岸之后继续跋涉只能将船留在岸边——我们对于头脑和ego的态度都是这样的。到了某个特定也许它会成为前进的阻碍,但是我们不能那么“忘恩负义”地把它们放在敌对的立场。特别是,那些连河都没有过去的人


之前提到过,智性在寻求真理的修行之路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在于:它帮助我们筛选甄别信息,避免我们成为被收割的韭菜。事实上,大部分能够被大众接触到的所谓“灵性”资源都已经是商业化运作的,这就跟能够上微博热搜的都是花了钱的是一个道理。因此智性这一功能显得尤其重要,这就是我们自带的“反诈骗app"。


迷信的人所交的是智商税,而智性的训练是逻辑思维的培养,一旦智性觉醒,迷信就不攻自破了。所以那些以精神控制为主业的“教主”们唯恐这件事情的发生,就会想办法给人洗脑——通常在面对疑惑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人们“Don't judge",放下头脑的分析与评判,全然去感受。

这句话错了吗?其实也没有,只是偷换了概念混淆了语境而已。我们知道一个逻辑成立必然有相对应的定义域。头脑里的分析评判在某个地方需要放下,只是还不到时候。


头脑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每个人都值得拥有。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是一个丛林社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我们在选择将自己交付出去之前,需要带着自己严谨负责的态度多加以观察


这就好比正式进入一段关系之前,不要迫不及待地一头栽进去,先在生活细节品行性格上充分地了解对方。“Don't judge"这种话,仿佛是渣男PUA时候花言巧语给你灌下的迷魂汤。


事实上第三个层次的学问是关于“入世“的,也就是以复杂的人类社会为对象去学习和领悟人性的底层算法。这个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是非分辨能力,也就是学习作为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个行为的“Judge“。以恋爱做比喻的话,就是学会如何鉴渣鉴婊,谢绝恋爱脑。


学会“How to Judge“,科学理性地分析处理信息,这是我们找路的能力。这也是之后两个关于“出世“学问的基础,如果我们在世间这个人心的迷宫里都走不出去,那么在接下来在“形而上”意识的迷宫里只会更加晕头转向。



缺乏思辨的人往往只能依赖于感官经验,并且很容易将这种经验与直觉混为一谈——然而,感官经验和心理情绪其实都是可以被操控的,这就是PUA大法的技术核心:NLP(神经元语言编程学)。它绕开了头脑的思维逻辑,直接作用于感官本能的神经元系统,属于“魔法”的范畴。就像我们听到一些抖音神曲,一边吐槽它那么土,一边身体又忍不住跟着节奏,魔音入脑挥之不去。如果我们没有对此警惕的意识,是根本防不住的。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高学历明明是具备智性的人,也会迷信神鬼怪力,也会虔诚地跟随神棍邪教,也会在糟糕的亲密关系里被PUA...所以告诉你“Don't judge",要“接纳”,就是一种打着“灵性正确”的名义让你放下戒备,一旦智性警报系统解除,那么对方就可以长驱直入用感官的这套逻辑大做文章,占据你的心神。


那么,“Don't judge"适用于什么样的语境呢?

刚才提到,如果我们从智性的视角中能够理解“Judge"是一种需要被训练能力而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那么这句话首先应该那么表达:不要轻易地去评判。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鲜事物,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它的存在,不要以固有经验刻板印象去先入为主,而是基于观察尝试理解再去做出判断。


然而当我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之后,进入到体验本身的时候,需要头脑暂时离开,切换到感官的逻辑进入此时此地的状态中。智性的ego开始运作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自己什么都知道”的幻觉,然而理论和实践是有巨大差异的,所以在实践的过程里,需要放下自以为是的评判,尊重一切当下的发生


迷信的弊端是没头没脑把自己交付出去,因而在山脚下就迷路了;而智性的弊端是无法轻易地放下自我意识,它停留在不断证明的逻辑里,然而有些事情是无法用头脑逻辑去证明的——西方的哲学家往往都是在这个阶段被逼疯的。所以在这里有一个著名的“last leap":到了山顶悬崖穷途末路的时候,你是否有勇气两眼一闭纵身一跃把自己交付给一种比生命更宏大的东西呢?万一它没有接住你,就是粉身碎骨,你愿意去相信吗?

有些人选择了相信,就像荣格“疯”了很多年以后,接触到了东方的智慧,他成功地从迷宫里满是血污地走了出来。



所以我们有时候看佛法,会发现貌似有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是因为不同次第的知识有着不一样的应用语境。就好比在山脚下走左边的路,到了半山需要向右转,然而你在山脚下就自作聪明地向右走,那从一开始就迷失了。比如我们在探索的时候需要连结我们的感官,而到了最后的时候去理解到“五蕴皆空”。

你们看,没有什么二元存在是真正对立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需要它们互相之间的转化。一旦我们丧失了柔软灵活,我们就做不到“go with the flow"顺势而为。


其实车到山前必有路,正如文章里一再所强调的那样:探索真理的旅途并没有捷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只要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就一定能渐入佳境,看到峰回路转,看到柳暗花明。

与所有走在路上的小伙伴们共勉。


扩展阅读:

我为什么反对“灵修”

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是一座浩瀚的迷宫

我们是不是都对“生而为人”有所误解?你们要的宇宙通关秘籍来了
“人间”这场游戏的操作使用说明书




闭关了半年,现在重新开始接受一对一Transformational coach 个案咨询

具体的内容,请阅读这篇《让卡住的生命能量流动起来,“灵魂炼金术”个案咨询》

或者点击以下图片进入具体详情。



预约方式为后台留言或者发送邮件:yizhengcc@foxmail.com 或者直接加微信“Lowlowbeltran“(此为我的工作号,平时不闲聊,希望大家理解:)





郑轶 Vanessa Zheng


独立策展人,新媒体艺术家。艺术+科学+疗愈,现代的炼金术士。

本科计算机,而后游学欧洲多年,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曾在奥地利维也纳从事Audiovisual arts. 热衷于基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以及跨文化跨学科的艺术治愈理论与实践研究。

感谢我们在寻找真理的途中相遇。

合作请邮件联系:yizhengcc@foxmail.com


▲ 长按扫描上方二维码可关注 


坚持真诚分享,打赏随意。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所启发,感谢随手转发,让更多的人能够读到。为了防止失散,请麻烦随手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

喜爱这里的朋友,请点击置顶星标公号,以便于第一时间收到推送,谢谢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